新一轮财政资金奖补政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发布时间:2024-12-04
阅读量:1111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更加完善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我国新一轮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接续推出,为专精特新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背景与意义


随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这些在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已成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金融服务质效,国家出台了新一轮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激励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财政资金引导,激发创新活力


本轮财政资金奖补政策亮点频出。首先,在奖补标准上,政策延续了此前的优惠政策,即按照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每家企业合计60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这一政策的延续,不仅稳定了企业的预期,更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资金使用上,奖补资金总额的95%以上将直接拨付到“小巨人”企业,由企业围绕“三新”(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一强”(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目标任务自主安排使用。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效率,更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源头和动力。


此外,政策还通过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等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效降低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本,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


金融服务精准对接,满足全周期融资需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于高技术投入、轻资产的特点,往往面临融资难题。为此,本轮政策在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精准度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方面,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选择。另一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也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首次贷款,并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专项贷款,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同时,金融机构还结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生命周期,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提供“商行+投行”“债权+股权”“融资+融智”的综合化、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营造良好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除了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外,本轮政策还注重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的正式上线运行,以及全国范围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建成,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


这些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取政策信息、市场动态等关键信息,更有助于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挑战。通过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我国将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
© 2025 北京皓名规划设计院 京ICP备2023012858号-1 网站开发:超越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