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微视频展示:红砂岭

发布时间:2024-03-21
阅读量:899
“天晴一把刀,下雨乱糟糟,天热一团火,煮蛋少柴火。”
这句广东南雄的本地民谣,形容的正是当地红砂岭地貌——土地半土半石,荒漠化严重,极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衰退等各种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韶关南雄位于广东北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毗邻江西,属于广东南岭生态屏障,生态功能极其重要。该地地形上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的狭长盆地为“南雄红层盆地”,被当地人称为“红砂岭”。
上世纪初,南雄境内红砂岭生态问题突出,是广东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市县之一。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南雄在上世纪80年代开启了红砂岭治理——全城动员,上山植树。
然而,早期整治方式较为单一,红砂岭的生态系统并不稳定。随着后续人为活动增加,大量田地丢荒,土地退化引发的红层荒漠化变成了最突出的生态问题。这造成了当地红砂岭局部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生物多样性衰退,土地利用效益极低。南雄红砂岭迫切需要新一轮整治。


图为南雄市保留下来用作科研的原生态红砂岭地貌

这时,中国山水工程为南雄红砂岭治理带来了新契机。山水工程改变了以往单一治理的局面,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下,实施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2018年,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获批,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项目是其中的重要支撑工程。

图为经过治理后的红砂岭

同年,当地成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在自然资源部门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探索形成了政府搭台、修复办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生态保护修复的路径。

“我们借山水工程的契机,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采取‘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从山上、山腰、山下这种立体协同治理模式来组织南雄红沙岭的治理。”南雄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符加方说。


在持续的综合治理下,南雄红砂岭焕然一新。约4.6万亩红砂岭得到了系统化治理,千沟万壑的红色荒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的绿色家园,出现了“山顶林木戴帽、山间果树缠绕、山下水田遍地”的景象。2023年,南雄市红砂岭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凭借着突出的治理成效,入选了首批公布的15个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
4年时间,南雄约4.6万亩的红砂岭得到了系统化的治理。如今,已经几乎看不到大面积裸露的红砂岭。若是11月下旬前往南雄,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色——山顶的植被涵养林丰茂旺盛,山腰的柑橘园硕果累累,山脚的片片稻田金黄如浪。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不仅让南雄收获了绿水青山,也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为乡村振兴吹来了一阵新风。
分享:
© 2024 北京皓名规划设计院 京ICP备2023012858号-1 网站开发:超越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