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5年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成绩斐然

发布时间:2023-12-22
阅读量:756
导语:2023年12月18日,《中国能源报》刊发采访牛克洪就改革开放45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情况文章。牛克洪从五个方面系统回顾总结了45年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成就,值得一读。


我国煤炭行业改革开放45年以来,产量增加6倍多,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也从一个世界落后的产煤大国,一跃成为世界领先的产煤强国,其产量约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一、45年间,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煤炭一直担负着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使命,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没有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45年以来,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得到持续大幅度提升。
1、煤炭产量快速跃升。全国煤炭产量由1978年的6.18亿吨,上升到2022年的45.6亿吨,超过1978年煤炭产量的6.38倍;煤炭产量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占比1978年为70.3%,45年间年份占比最高达到77.8%;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1978年为70.7%,45年间年份占比最高达到76.2%,2022年降为56.2%。
2、煤炭生产布局不断调整。全国煤炭生产基地布局在改革开放后的45年中发生历经着三场重大调整变化:
第一场变化是,1978年前后间,煤炭生产以我国中东部的山西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福建省、北京、四川省以及云贵两省、东北三省等为煤炭重点产地,这些地区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
第二场变化是,进入2000年后,我国规划建设了以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云贵、冀中、河南、内蒙古东部、新疆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2022年,这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6%。
第三场变化是,随着我国东部省份煤炭资源储量不足及开采强度增大,这些省份的煤炭产量快速减少。而同时煤炭产量向我国中西部即晋、陕、蒙、宁、新地区快速集中,2022年晋、陕、蒙、宁、新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0.97%,并且这场产能布局趋势还在加速演变之中。
3、煤炭运输网络加快形成。煤炭运输是我国稳定煤炭供应的重要环节,煤炭运输能力特别是铁路运输能力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5年间有了质的提升和根本性改变。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间,我国煤炭运输特别是煤炭运输铁路线极不完善,全国铁路既不连线,更难以成网,当时煤炭主要依靠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煤炭生产与运输销售。
经过45年的不懈规划建设,我国煤炭铁路通道和集疏运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煤炭铁路直达和铁水联运能力持续提升。我国煤炭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其中以铁路运输为主,国内亿吨级煤炭运输通道大秦线、朔黄线、侯月线、蒙华铁路、瓦日铁路线、兰渝铁路线等煤炭运输网络已经基本成型,铁运煤炭量的能力达到26亿吨左右/年,充分显现了煤炭铁路运输的成本优势和运量优势;水路运输最为第二大运输方式,其成本优势明显,但受限于水运基础设施的布局;公路运输作为煤炭运输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其灵活性、时效性较强,但运量相对有限。
目前我国正逐渐形成一个以瓦日铁路、蒙华铁路、兰渝铁路为骨干,联结全国已有的铁路干线,辐射华东、华中、西南的东西共进、南北呼应的点对点铁路直达运输新格局,全国铁路运输煤炭将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以上。

二、45年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治理状况大为改善

45年来,我国煤矿安全治理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
1、安全生产治理举措更加先进。全行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落实,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煤矿瓦斯、水、火、冲击地压、顶板等重大灾害超前治理,扎实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加快煤矿安全改造升级,坚决淘汰退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产能,加快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安全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煤机装备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国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数量发展到973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0%以上。
2、安全生产治理取得巨大成效。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1978年的4500人减少至2022年的178人,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442减少至2022年的0.044,实现了煤矿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四个大幅下降”。

三、45年来,我国煤炭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统重要成果

1、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45年间,我国煤矿大型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功能互补、导向明确的行业研发平台和创新基地合理布局,煤炭科技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到部分领域并跑、领跑的转变,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煤田地质勘查、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煤矿灾害防治、煤炭转化等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科技创新提升煤炭生产力水平。大型矿井建设、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燃煤超低排放发电、高效煤粉型和水煤浆浆体化工业锅炉、现代煤化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开采、矿山生态、清洁煤电、煤炭转化等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煤机装备制造水平位于世界先进行列。
3、煤炭企业快速融入国际化。45年来,我国煤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煤机成套装备逐步进入海外市场。中煤装备公司煤矿开采成套技术装备成功出口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液压支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煤炭干选成套装备出口到越南等国家。郑煤机煤矿机械产品成功出口欧美澳等国家。中煤科工集团向俄罗斯出口综采综掘装备。淮南长壁公司等企业的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产品成功登陆澳大利亚等市场。太原重工生产的全密封型箱式刮板输送机出口到印尼等国。兖矿集团放顶煤支架专利成功转让给德国DBT公司。海外并购取得新进展。中煤装备公司成功并购了世界百年名企英国帕森斯矿用链条公司,掌握了最先进的矿用链条生产技术;太重煤机收购了世界著名企业威利朗沃制造公司,掌握了生产井下千米钻机的核心技术。我国煤机企业开始跻身国际舞台。

四、45年来,我国煤炭生产力结构高效优化

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煤炭行业持续进行结构优化,煤炭由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煤炭行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1、煤炭产业链、价值链日趋完善。全国煤炭行业坚持“高端、数字、集群、品牌”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延伸煤炭上下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抢占产业链、价值链制高点。煤矿数量由1988年的最多6.5万处左右减少到2022年的4407处,其中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我国煤炭生产的主体,年产千万吨级煤矿发展到72处,产能达到11.24亿吨/年,智能化煤矿建设从无到有,建成8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多种类型煤矿机器人在煤矿井下示范应用,推动了煤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型煤炭企业竞争力加快提升,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数量达到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培育,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2、煤炭生产集中度大为提高。45年来,全国煤炭先进产能大幅提升,并向大型煤炭企业集中,2022年,全国原煤产量超5000万吨企业15家,产量合计约为25.9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58%左右。全国年产原煤超亿吨企业达到7家,分别是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煤集团、陕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潞安化工集团。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原煤产量超过6亿吨;成为我国第七家年产量超亿吨企业。七大集团产量合计约为20.5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6%左右。全国原煤产量超5000万吨(不含亿吨以上)企业为8家,产量合计约5.4亿吨,其中,华能集团原煤产量接近亿吨,国家电投集团、淮河能源集团超过7000万吨,河南能源集团超过6000万吨,伊泰集团、华电煤业集团、冀中能源集团、辽宁能源集团超过5000万吨。
3、煤炭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总装机容量发展到3.4亿千瓦,占全国燃煤电力装机比重的30.6%。煤制油、煤(甲醇)制烯烃、煤制气产能发展到931万吨/年、1672万吨/年、61.25亿立方米/年。煤炭产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煤炭与新能源、新产业、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部分煤炭企业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0%以上。

五、45年间,我国煤炭行业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45年间,我国煤炭行业主动融入全球能源市场网络,国际煤炭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
1、煤炭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煤炭企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国家能源集团产业遍及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能源集团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美等地区资源开发取得重要突破,徐矿集团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为孟加拉国能源安全保障作出重要贡献,中俄煤炭能源合作—扎舒兰项目稳步推进,中煤能源集团、中煤地质总局等一批大型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建设格局,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2、我国煤炭强国地位更加凸现。煤炭行业与世界能源机构、主要产煤国家政府、协会和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化,世界煤炭协会技术委员会和世界采矿大会煤炭工作委员会主席由中方担任,秘书处设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打造高层次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世界煤炭协会技术委员会会议、煤炭企业国际化研讨会、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等,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煤炭产能合作新格局,开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产业互利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分享:
© 2024 北京皓名规划设计院 京ICP备2023012858号-1 网站开发:超越无限